“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以来,板桥镇人大主席团精心组织,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先后组织开展“安全防汛”、“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项专题调研活动,并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交办,确保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监督、建言献策积极作用,不断助力镇域各项工作推进。
改善环境卫生,助力文明创建工作
“盼了这么长时间,这条臭水沟终于整治了!”居住在板桥街道老街内的群众纷纷为板桥镇人大主席团点赞,“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板桥镇老街是昔日镇域内最为繁华的生活居住区,但基础条件未能跟上。位于老街内的污水沟更是让附近群众苦不堪言。建议板桥镇政府安排专人负责此事,对照创城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标准,开展污水沟整治工作”,在走访联系选民期间,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章清认真听取群众的诉求,现场实地查看,郑重的写下这条 “聚民意,惠民生”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并转交给镇人大主席团。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这份饱含村民期盼的建议,立即对此建议进行交办,与党委政府积极沟通,争取资金12万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水沟清淤、污水管网铺设,回填土作业相继完成。污水整治项目的正式竣工,彻底改善板桥老街群众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满意感。
聚焦饮水安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自来水很多时候都是浑浊状态,还经常停水。我们多次到自来水厂进行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部分人大代表在走访时,自来水水质是群众诉求最多、反映最普遍的问题。
“饮水安全事关群众生命健康,镇水利站要安排专人加强监督监管,每天对自来水厂水质进行检查,在政府工作群及时公布检查结果;要加强设施维护,对老旧、破损机器及时维修保养,杜绝经常停水现象的发生。”意见建议交办后,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立即做出部署安排,镇人大代表、水利站站长余茂军每天带领工作人员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对自来水厂水质进行检查,并采取清洗净化池等多种有效方法,切实提高水质。
推进美丽乡村,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是造福千万农民群众的美丽事业,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县人大代表、板桥镇党委副书记邸云宝说道。
身为王楼村的包村镇干部,邸云宝时刻关注着王楼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情况,作为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工程推进缓慢。意见建议提出后,县人大代表、镇人大主席徐仁波亲自带领镇美丽办工作人员到现场督查指导工作,要求施工单位积极配合村两委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代农村生态美丽为目标,加快施工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截止目前,该镇共收到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182条,均已交有关部门办理。下一步,该镇人大主席团将对办理结果进行回访,并根据办理情况,适时开展建议办理工作专项评议,进一步健全办理机制,让办理结果成为密切联系群众、改进作风、为民服务的桥梁和纽带,真正做到让代表满意,让群众满意。(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