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寿县人大常委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乡镇人大

关于板桥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状况的调研报告

阅读次数:356 编辑: 寿县人大 发布时间:2018-07-20
[字体:  ]

板桥镇是全国草席基地,目前板桥镇有公办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5所,教学点5所,中小学在校生0.59万余人。

一、寿县板桥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的基本情况

    根据板桥镇农村中小学师资的基本情况调查表统计,目前板桥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人员基本情况。

表1  板桥镇2017年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人员基本情况

板桥镇

专任教师数

教职工数

编制数

拟增加编制

超编数

小  学

114

119

132

0

0

初  中

103

108

104

0

4

合  计

217

227

236

0

0

 

表2  板桥镇2017年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基本情况

板桥镇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二级教师

未定职教师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小学

0

0

54

45.2

62

52.1

3

2.5

初中

23

21

47

43.5

36

33.3

2

1.9

表3  板桥镇2017年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情况

 

硕士及以上

本  科

专  科

中  专

中专以下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小学

 

 

14

12

87

73

16

13

2

1.7

 

初中

 

 

71

66

34

31

2

1.9

1

0.9

 

表4  板桥镇2017年农村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结构情况

 

思想

品德

语文

数学

外语

自然

社会

信息

技术

体育

音乐

美术

劳动

其他

当年

不任课

小学教

师数量

3

49

36

4

6

3

3

4

2

4

1

3

 

百分比(%)

2.3

39.4

31.1

3.6

4.6

2.3

2.3

2.9

1.7

1.9

0.9

2.3

 

表5   板桥镇2017年农村中学教师学科结构情况

 

政治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外语

信息

技术

体育

音乐

美术

劳动

技术

其他

当年

不任课

11

36

12

6

4

5

3

7

14

2

4

3

2

1

5

 

%

10.2

33.3

12.7

6.1

4.1

5.6

6.4

6.4

13.1

1.9

3.9

2.5

1.9

0.8

5.6

 

 

 

二、板桥镇师资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均衡。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向寿县城区集中,农村学校教师短缺,造成了教师在区域分布上严重失衡,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

2、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配套。小学段语文、数学教师基本够用,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和外语专业教师短缺;初中段语文教师富余,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短缺严重;据调查,板桥初级中学教师总体上不短缺,但某一科或几科教师偏多,有些学科却无专业对口教师。被调研的村小学及教学点的一、二年级均长期实行二人包班教学,包班教师一般要教小学语文、数学、思品、科学、音乐、体育、美术8门课,长年累月一个面孔贯穿始终,造成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现象。农村小学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科教师,英语、信息技术、体育及艺术规定的课程均未能正常开设。板桥镇80%中小学校没有音乐、美术、体育专业教师,板桥镇四处教学点中没有一名音、体、美专业教师,上音乐课有的教学点只能靠听录音带,搞歌咏比赛,开运动会都比较困难。小学外语缺口最大,板桥镇5处完小、5个教学点只有有1名英语专业教师;金汇小学只有1名英语教师,只能跨年级教学和“走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4、教职工构成结构不合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等学科教师构成比例严重不合理。

5、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出现青年教师断层现象。据统计,板桥镇小学教师队伍中46岁以上的占46%。板桥镇共有小学教师119人,平均年龄45.2岁。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结构,学段越低年龄越大。

(二)板桥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两少一多”。

一是专业教师少。有的小学虽已开全规定课程,但任课教师大都是非专业教师。有多个教学点的农村小学没有音、体、美专业教师;80%的农村小学没有专业英语教师;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一人是专业教师。合肥学院大学生2017年夏曾对来自全板桥镇参加培训的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是多数达不到初中英语水平。

二是正规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比例偏少少。板桥镇小学教师中,50岁以上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不足10%;中学教师中,第一学历为师范院校专科毕业的教师仅为23%。其他教师第一学历均为寿县师范、寿县电大或是接班人员。金汇小学第一学历正规师范专科毕业23人。

三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多(见表6)。据调查,板桥镇民师转正46人,占全镇小学教师的41%。由于老民办教师普遍学历偏低,未接受过系统教育,自我更新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差,年龄偏大,总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民师转正的小学教师中经常被学生家长电话投诉的达11人,另有1人主动申请离开教学一线。

(三)教师健康状况不乐观

板桥镇教师患偏瘫、心脏病、癌症、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教师共有6人,一旦不能上岗,大都本人出资外聘代课教师。患颈椎病、腰椎病、咽炎等慢性职业病的教师就更普遍了。而教师的医疗保险还非常滞后。

(四)农村中学有负债运行现象

2017年均衡化建设,各校都有负债,少则8万元,多则60万元。

三、原因分析

(一)师资配置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要求,调整各学科专业师资配置,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不足,而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却出现剩余的现象。

二是教师学科间调整措施及力度未能及时跟上。一方面寿县乡镇部分教师素质偏差,年龄偏大,专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对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普通重视不足,没有按时开足课时。

三是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重视不够,师资整体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少,部分农村教师观念和教法陈旧。

四是教师人力资源的继续教育新机制未能有效构建,知识更新与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少,缺少持久有效的专业支持。致使多数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很多青年教师纷纷外流,如外流到寿县六安合肥等发达城市.这样,导致了高素质教师严重缺乏。

(二)教师编制标准不适应寿县教育发展的需要

寿县农村小学教师缺人问题主要是编制标准低和班额小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农村小学编制标准未能体现“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力求精简和高效、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编制核定未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出现了“一刀切”现象,农村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与寿县城区倒挂。

据专家测算,现行的农村教师编制标准须在校生达到300人时才适用。农村人口分散,效能不便,很难达到这样的学生规模。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到了极限,受走读半径限制小学(教学点)仍然比较多,分布较分散,班额较小。据统计,目前板桥镇农村小学班额在

35人以下的班级占80%,这使得农村小学按编配人无法满足需要。根据目前板桥镇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如果按安徽省执行的城镇师生比1:19核准编制配置师资,并折合成班级数计算,或者按教育部每班配备2.1—2.4名教职工的折算标准,基本符合寿县的状况。

(三)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1、“以乡镇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未真正落实,有关政策规定未能完全贯彻执行。寿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中小学教师的职能(招聘录用,调配)仍没有到位,难以统筹调配教师资源,导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尚有部分乡镇没有按照规定将教师人事归口教育部门管理,教师管理某种程度仍处于多头并管状态。

一是教师流动困难。在寿县范围内,教师流动几乎是停滞状态。寿县县域内教师流动也没有实施。板桥镇镇缺编小学调配分流,至今一个也调不动。

 二是教师补充不及时。从表8可以看出,小学、初中新教师补充数远小于自然减员数,教师进不抵出。

表8  2013年年以来板桥镇中小学教师调出、自然减员和补充新教师情况

 

A.自然减员

和调出人数

B.补充新教师情况

C.净减教师数

 

小    学

35

17

18

初    中

18

5

13

2、农村教师待遇未落实到位。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城乡中小学教师同工不同酬。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比较差。大部分农村小学多人共用一个办公室,没有独立宿舍,成为“标准”的走读教师;初中教师双职工有一间宿舍兼办公室,单职工没有宿舍。教师周转房建设滞后,目前只有寿县双门学校有教师周转房,像板桥初级中学、板桥金汇小学这样的大校没有教师周转房,制约了教师的交流。

(四)财政投入不足,制约了人员补充和教师队伍建设。

寿县农村中小学师资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讲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的。往往承诺多,行动少。在中小学教师短缺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基础教育人力成本,政府部门而不愿多引进正式教师。

四、对策建议

(一)启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努力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采取向农村倾斜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积极做好城乡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建立完善城乡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交流制度。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解决农村师资结构不合理问题。

一是有计划统一招录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制定中小学教师招录规划,根据学段和学科结构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小学段音、体、美专业教师每完小应需各配1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两完小应需各配1人,英语专业教师两完小配3人,同时兼顾专业语文、数学教师每学科4人,每乡镇一般4处左右完小,共需28人,全县共计2350人,可分三年补充;初中段分三年为每乡镇中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信息技术、音乐、美术每学科招录1-2名正规师范类专科毕业的教师,每学科有1位带头人。以上全县大约需补充1200人。二是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对不适应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寿县教育部门应同人事部门做好安置工作。年轻教师可参照公务员分流政策安排进修或直接分流;年龄较大且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建议实行离岗政策,离岗年龄参照机关单位改革58岁,待遇不变。所空出来的岗位,用于招聘新教师;非教学人员剩余的学校,应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其中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调整到教学岗位上去,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坚决予以分流;建议为重病教师办理内退;精简联校机构,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撤销联校。三是坚决杜绝聘用代课人员的现象。

(三)加大资金投入,有效解决师资流失问题。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实行校财局管。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县域内流动的问题,又保障了学校经费及时到位。继续完善艰苦学校教师生活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

(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有效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

一是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教师队伍统一管理。各乡镇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和校长队伍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教师的聘任,目前,这一政策县属的学校落实较好。

二是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划编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乡镇内教师无校籍管理,改变由编制部门直接核定到学校的做法,实现由县编制部门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额,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总额内,科学确定中小学教职工工作量,依据在籍学生数、标准班额、每班教师定员等指标,计算并分配中小学编制数额;创新以乡镇为主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办法,建议各乡镇政府将当年农村中小学教师划编方案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实现人大监督、政府保障的教师编制管理办法。各乡镇可根据学生数量、学校布局调整、本乡镇财政状况、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等,及时调整教师编制数量,实现区域内教师划编的动态管理。

(五)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督导评估。建议寿县人民政府在教育综合督导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督导,其中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督导。督导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的落实、各乡镇级政府近3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制订、各乡镇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招录计划、农村中小学急需的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的招录情况、教师工资发放机制建设、以乡镇为主教育管理体制落实情况、乡域内、县域内教师人力资源调动、交流、配置状况等。

(六)其他建议

1、每年为教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检,列入预算。

2、在乡镇驻地尽快解决农村教师住房用地问题。把老校园用地还给教学。

3、提高农村教师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

4、乡镇级政府要配合县政府把解决农村中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债务问题列入重要议程,认真解决。

6、鼓励大专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并做好培养计划及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板桥镇县人大代表 李国明、 邹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