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草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板桥席草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现已成为一个特色产业,其效益明显,市场前景看好。但发展不快,规模不大,还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其主要为:
一是近年来政府指导和管理弱化,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席草产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板桥的席草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前属于自然发展状态。90年代后,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席草产业得到飞猛发展,仅席草种植全县就达10万亩,10个乡镇。迅速发展的机械化编织设备,使加工能力成倍提高,因此,板桥取得草席内贸产销全国之首地位。2000年以后,由于乡镇财力紧张,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下降,席草基地出现了严重的萎缩(种植由10万亩缩减到3万亩,范围由10个乡镇缩减为4个乡镇)。
二是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目前,主体产品全部是低档席子(学生席,军用席和民用席),这些草席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附加值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品质的提高,中低档草席将逐步退出市场,市场份额越来越少。另外利用席草加工成的草绳也没有能够充分进行深加工和实现二次利用以及增加附加值。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龙头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远远不够多、不够大。目前拥有20台以上机械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仅板桥草制工艺品有限公司一家。其余则均为作坊式生产,现有龙头企业既不强也缺乏竞争对手。
四是基地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种粮既得利益影响种草。种粮既有保护价又有逐年提高的各种补贴,虽种粮收益不算太高,但有政策扶持,风险小。反之,种草就受市场的制约,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二,工时矛盾影响种草。种草、收草、晒草机械化程度极低,加之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制约种草规模的发展。第三,席草品种单一老化影响种草。目前,种植的席草都是本草,且由于长期反复留根种植没有进行提纯复壮,本草品质已明显蜕化,出现调度矮化,草质下降。不少农户改草种粮。
五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建立。无论是从市场监管,产品质量上,还是从技术、工艺、研制上,再有从资金投入上都存在十分突出的问题。
上述问题造成了农民种值席草积极性不高,企业投入不力,效益不理想,带动乏力。
三、意见和建议
席草产业已成为板桥镇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县一大特色产业,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都具有一定位置,而且经济效益较好,群众认可度较大,发展潜力较大。我们要紧抓这一特色,以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来抓好这一产业,让其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健全机制,完善席草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建议由县成立席草产业发展指导协调组,加强对全县席草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重点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规范席草生产、经济环境,协调乡镇间的席草产业发展,从而发挥政府的推动、服务作用。其次,成立专业协会组织,重点加强席草种植加工,技术工艺和销售等方面规范管理,推进席草产业的四统一:即统一品牌商标、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质监,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第三,制定保护政策。种粮、养殖等都有一定的国家政策支持,另外也可建立席草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健全席草收储机制,依托重点企业试行反储减压,实行保险,降低农民种草风险。第四,制定扶持政策。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利用项目资金,扶持席草产业发展;优化人才环境,积极引进一批企业家、管理人才、工艺人才、外经贸人才,为席草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五,制定激励政策。对新品种推广、研发、创名、特、优产品有功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资金补助,对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给予奖励,促进席草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大投入,推进席草产业发展投入多元化。一是强化政策性资金争取。围绕优质席草基地建设、席草品种改良、主导产品开发、龙头企业培育、区域草制品交易中心建设及席草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争取资金投入。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资投入。以新产品、外贸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大宣传推介,扩大招商引资。三是争取金融扶持。金融部门要转变观念,降低门槛,帮助解决小额贷款等生产资金的扶持,大力推进席草产业的发展。
(三)科学规划,推进席草种植区域化。一要合理规划席草基地规模。建议到2020年全县席草种植在扩大到5万亩,其中:蔺草1万亩。席草产业产值达到6亿元。重点培育专业村50个(100亩以上),种植大户1500个(5亩以上)。推广一草一稻种植模式,提高种植业收入,农民种植一亩席草按现行价格可收入8000元左右,是种植水稻的7—8倍。如果推行“一草一稻”种植每亩又可增加纯收入近400元,。二要以沿河、沿湖、沿渠、沿路为重点,推广户均1亩草。三要加快推广蔺草,用2—3年时间引进和扩大蔺草种植面积1万亩,提高席草质量和产品档次,建立出口基地。
(四)培育龙头,推进席草加工规模。一是对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扩改,提高加工能力并进行产品换代升级。二是对现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加大,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三是以加工高档外贸高新产品为主,新建1—2个较大规模的龙头加工企业,逐步形成群龙共舞的新局面,增强龙头带动作用。
(五)积极创新,推进席草产品系列化。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建立草制品研发中心,主攻草制品技术创新。二是以草席制品为主导,突出研发利用草绳开发新产品。重点开发榻榻咪、草制地毯、草柳编工艺等产品,走稳定内贸、突破外贸的发展经济思路。三是推进席草资源综合利用,积极研发生产床垫、枕头、拖鞋等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益。(板桥镇人大主席团 李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