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寿县人大常委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寿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审议发言摘要

阅读次数:1674 编辑: 寿县人大 发布时间:2022-01-20
[字体:  ]

 

 

 

 

 

第一期

寿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寿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2022年1月13日

 

 

按: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县人大代表认真依法履职,积极审议发言,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予摘登,供在工作中参考。

 

 

寿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

审议发言摘要

(根据各代表团会议记录整理)

 

一、关于工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打造平台优势,进一步完善“双招双引”体制机制。

2.解放思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3.高标准编制新桥园区规划,统筹好园区与乡镇相关工作安排,做到协调配合、共同发展。加快建设园区文体公园和大型停车场。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队伍建设,优化县内土地资源,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大项目落地见效,特别是实力强的制造业引入我县。努力在项目建设上取得突破性成效。

5.依托平台优势,利用政策机遇,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特别要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争取上海闵行区更多帮扶,促进寿县转型发展、产业转移升级。

6.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尽快协调解决企业不动产证办理。成立专门班子,解决园区“烂尾楼”问题。提前谋划恒大项目区土地流转问题,妥善解决恒大人员佣金问题。

  1. 探索成立劳务公司,实行劳务分派,解决企业订单不足等问题。帮助企业做好宣传,努力留住人才和人力,特别要留住青年农民工在家就业。

8.重新制定拆迁补偿办法,提高拆迁补偿标准。

9.加快实施新桥港口物流园、寿春港、正阳关船舶产业园、江淮运河及沿岸货运码头建设。

10.出台指导意见,加快小微园建设,每个乡镇至少规划一个建材、销售或转运专项土地点。

11.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在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二、关于文化旅游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

12.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落实,抓紧出台寿州古城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推动古城5A景区创建步伐。

13.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强化水路、陆路旅游线路建设,实现古城游“一票通”。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打造淝水之战模拟主战场,吸引游客来寿观光旅游。做好非遗项目传承,宣传寿州美食文化,推进淮堤景观建设,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旅游格局。创新营销方式,打造运营官方帐号,充分利用网络销售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我县旅游经济。

14.持续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加快寿蔡路征迁进度。加大古城综合治理力度,新建停车场,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实行门前“三包”,增强商户、居民文明意识,倡导文明行为。

15.强化组织领导,大力支持并协调市有关部门实施《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加快八公山5A风景区建设。整合八公山乡旅游资源,打造郝圩村“万亩梨花”旅游规划,大力开发建设豆腐特色小镇及刘安墓、廉颇墓、四顶山、珍珠泉、玛瑙泉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大八公山农特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收回八公山旅游经营权。

16.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焚烧纸钱”处罚力度,加大八公山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

17.加大古镇保护投入力度,支持古镇建设,整合国有资产,完善旅游配套,谋划精品线路,抓紧研究瓦埠湖生态园管理体制,拓宽瓦埠湖大桥通车后古镇旅游业发展空间。

三、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

18.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狠抓产业人才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19.强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加强与农业科研站所、院校联系,吸引专业人才和大学生到乡村服务,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20.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土地流转,整合农村资源,加大补贴力度,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土地数据化管理,规范农村土地大托管管理机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1.提高农机装配水平,大力推广使用植保无人机、简便前行式插秧机,降低种植成本。强化特色农产品扶持,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尽快解决非农化、非粮化难题。统筹解决农业合作社资金短缺问题,提高农业大户补助标准,增加农具、农机购置补偿资金。

22.加大龙头企业仓储、烘干等设施设备投入,提升其产业、技术带动力,做长产业链。建立农业科技研究基地,打造我县大米品牌。

23.加大农药使用监管力度,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

24.加强与周边县区合作交流,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资金投入,加大淮河生态经济带资源整合力度。

25.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尽快出台村庄布点规划,切实打造好“一村一品”。简化农民建房办理程序,着力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加大对乡村乱搭乱建整治力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26.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加强农村书屋、弱势群体康复中心建设,投入更多娱乐、体育设施,重视解决农村饮用水水质较差问题,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27.做好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作,加大补贴支持力度,将管网、配电费用纳入财政。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并尽快补偿到位。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绿化、美化小区环境。提升小区品质。

28.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打造宜居环境。加大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及农村旱改厕力度,推进燃气、自来水入户建设。加大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投入,加强对中六投公司运营监管,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29.全面推进双基建设,统筹瓦东、瓦西地区均衡发展,提高瓦东配套建设标准,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双庙支渠、瓦东干渠等农田水利的提升改造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用水条件。

30.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予针对性帮助支持,加强民族乡村建设。

31.出台政策,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集体用地、闲置用地、复垦零碎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解决村建设用地问题,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关于教育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

32.科学合理布局,投入建设新校。加强县域高中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高中教育。增加公办幼儿园,加快建设公办寄宿学校,加大民办普惠幼儿园资金补贴,让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33.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加强教育资源平台智慧课堂的科学使用,提高教学质量。在双减政策下,增加学校阅览室图书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34.精准制定教师招聘计划,开辟城区学校教师招聘绿色通道,解决城区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35.健全完善乡村教师培养机制,加大对乡村教师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对全县小学科教师的培训、招聘力度。给予一线教师职称评定方面一定的便利,将中学团书记的荣誉纳入职评条件。

  1. 加大对教育的管理和投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大力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尽快解决农村特岗教师住房、生活方面的问题。

37.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中小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加大心理健康培训力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教育,规范建设乡镇留守儿童之家,有序开展留守儿童相关活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问题。

38.加大家校共建力度,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面对困难、挫折,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39.尽快提高学校营养餐质量,分乡镇购买蔬菜配供,解决菜品不新鲜问题。加大处罚力度,整治校外的摆摊设点。

40.增加本地企业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更好地教育孩子。

五、关于卫生健康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

41.加强医共体建设,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县域医疗水平。选派县级医院骨干医生到乡镇坐诊,带动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42.加大对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优化分级转诊制度,简化就医和医保报销手续。

43.完善疫情防控配套设施,完善隔离点建设,规范发热患者看病流程,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增加负压救护车数量,解决危重病人和传染病人等特殊患者转运问题;招聘医疗人员时向疫情防控岗位倾斜,解决专用救护车辆不达标、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疫苗接种工作不能“一刀切”。

44.加大乡镇卫生院投入、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高村医待遇,解决村医老化问题。 给予卫生院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上一定的倾斜。

45.强化村卫生室药品配送工作,公开药品价格,解决村卫生室用药难问题,让百姓买药放心、便捷。

46.简化办证程序,实行婚检、康检、结婚证三证合一办理,方便百姓。

  1. 建立慢性病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妥善解决医保自付部分逐年增长问题,关心救助特殊因病困难家庭。

六、关于水利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

48.增加水利系统相关技术人员的招录名额。加大排灌设施维护投入。免除水费征缴,减少农民负担,

49.把瓦埠水产养殖特色小镇建设纳入县水产项目工作重点,把瓦埠湖沿湖岸线护坡工程纳入县重点水利项目。

50.在西门外建立排涝站,尽快解决丰庄镇、涧沟镇内涝问题。拓宽双门闸桥路面,增加标牌、路灯等设施。加快建设正峡段排水设施,加快解决寿西淮堤堤顶硬化问题,加固八公山到朱厂村堤顶硬化。

51.加大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监管和保庄圩建设。尽快解决保庄圩建设造成的路毁、水毁新难题,加快断头路、断头渠的修复实施。

52.加大淠河采砂行为的整治和管理力度。

七、关于交通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

53.增加合六城际铁路在三觉镇的站点,方便群众出行,促进三觉镇发展。尽早立项建设S325道路,改变三觉镇区交通堵塞局面,缓解交通压力。

54.加快推进合周高速连接线建设。加快寿六路、寿霍路拓宽工程建设进度,尽快解决交通安全隐患问题。

55.加快改造瓦东循环路为双向四车道,尽快规划建设张李到保义县道,尽早建设谢埠大桥,加大石吴路、堰陶路等“四好”路升级改造力度,为经济发展助力。

56.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增加公交线路,尽快开通乡镇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出行。

57.加大治超力度,规范车辆运营,努力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加大出租车行业整顿,加大对乱收费、宰客行为的处罚力度。

58.在学校大门口道路增加减速带、指示标牌红绿灯等配套设施,保证师生安全。在二中大门口宾湖大道建天桥和公交站点。加强对电瓶三轮、两轮车管理,确保校园附近道路交通安全。

59.加强农村道路维护,及时修剪路边树枝,消除安全隐患。

60.抓紧出台政策规定,加强对农村非机动车辆的管理。

  1. 完善古城内环交通标志,增加清晰度。减免外地来寿旅游人员违章车辆处罚,以宣传教育为主,处罚为辅,逐步规范,树立旅游城市形象。

八、关于社会建设工作

62.大力推进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增强正面典型的宣传引导作用。加快一村一辅警建设,及时处理基层矛盾,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居民户籍管理,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确保户口迁移在网上顺利交接。

63.足额发放工会会员福利,提高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待遇,提升辅警待遇,提高农村残疾人救助待遇。

64.优化公共基础设施,抓紧排查维修补充全县公共健身器材,加大公厕规划建设力度。

65.加强物业公司业务指导与检查频次,提高物业公司管理水平,改善小区脏乱差、无公厕、墙皮剥落等现状。正确引导业主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

66.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实现生育保险全覆盖,鼓励家庭生育三孩。对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一定帮扶。

67.增加燃气网上交费途径,方便老百姓。

  1. 在交通便利之处规划墓地集中区,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美化。解决公墓用地计划。动员将墓地全部迁入公墓,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补偿。探索农村公墓市场新模式,引导社会和个人参与投入。

九、关于乡镇工作和乡村干部工作的意见建议

69.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岗位交流机制,加大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力度,培养有担当、有作为的优秀干部,促进干部成长。

70.加强乡村干部学习培训,提高乡村干部能力素质。加大年轻村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力度。加强与乡村干部特别是偏远乡村干部的交流沟通。

71.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担当作为,促进干部能力提升。

72.均衡分流乡镇工作人员和执法力量。建立公检法联合执法队伍,解决乡镇缠访问题。县政府法律顾问协助县分管领导妥善处理乡镇历史遗留问题。

73.提高村干部待遇,让村干部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对离任村干部养老保险金给予一定财政补贴。统一购买离任村干部的养老保险。

74. 秸秆禁烧奖补资金用于镇村工作经费,减轻镇村压力。

  1. 关于司法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

    75.建立疑难复杂案件协调机制,成立新型案件专家咨询委员会。    76.建立案件评查常态化机制,完善公益诉讼机制,主动作为担当,维护群众利益。    77.强化司法宣传、援助,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加大对老赖惩罚力度,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